繼長安大學第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基金項目《黃土高原重大工程災變機理與防控》(項目編號:41790440)由彭建兵院士作為首席科學家領銜申報成功后,長安大學牽頭申報的《川藏鐵路重大災害風險識別與預測》再次成功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1月5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川藏鐵路重大基礎科學問題”專項項目啟動會在北京地大國際會議中心順利召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侯增謙、副主任王承文以及地球科學部和管理學部等18位基金委領導,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丁林院士等7位項目咨詢專家,5個重大專項項目負責人及主要成員出席了會議。長安大學彭建兵院士作為項目咨詢專家,地測學院院長、海外引進國家高層次人才李振洪教授作為重大專項項目四的首席科學家出席了會議。
會議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地學部主任郭正堂院士主持,5個專項項目首席科學家分別匯報了各自項目的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思路、實施方案,與會咨詢專家就每一個項目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了寶貴意見和建議。國家自然基金委副主任侯增謙院士要求各項目要體現有限目標,重點突破的原則,進一步凝練科學問題,優(yōu)化實施方案;項目間加強溝通、協調,強化管理,促進科學、技術和管理協同高質量發(fā)展。
“川藏鐵路重大基礎科學問題”專項共設5個項目,針對高原深部地球系統(tǒng)過程大斷面,開展探索深部-地表內外動力耦合作用致災機制與川藏鐵路重大工程災害風險的基礎科學問題研究。長安大學李振洪教授聯合成都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和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申請獲批了《川藏鐵路重大災害風險識別與預測》(批準號:41941019)項目。該項目系統(tǒng)研究川藏鐵路重大災害精準識別、高精度監(jiān)測和預警、風險預測與防控等關鍵基礎科學問題,最終實現有效的災害識別、準確的災害監(jiān)測、可靠的風險預測、實用的風險防控、智能的信息集成,為川藏鐵路重大工程安全實施提供可靠的科技支撐。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